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属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的一种,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期间的“大汗淋漓”,因与低血糖症状略有相似,因此可能造成误诊,同时也有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今天结合两个病例,我们聊一聊这种与“汗”相关的并发症。
病例一
49岁男性,伴有长期的1型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较差,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10.8%,平日接受胰岛素治疗,但对餐时胰岛素的依从性较差。进一步询问得知,无论吃任何食物都会伴有头颈部大量出汗。在未接受检查的情况下,患者自我诊断为“低血糖”,随即自行减少胰岛素用量,但餐时多汗症状并未因此好转。于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医生处方水合氯化铝溶液局部外用,症状逐渐好转。
病例二
34岁女性,伴有长期的1型糖尿病病史,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视网膜病变、慢性肾脏疾病3期,HbA1c为9.8%,平日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自述依从性良好。考虑到患者广泛的多神经病变,在某次就诊时其被问及是否伴有多汗相关症状,患者回复,无论进餐何种食物都会伴有面部和颈部的大量出汗,而这导致她在公共场合进食时十分尴尬。最终,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味觉多汗症,接受了水合氯化铝溶液局部外用治疗,症状逐渐缓解。
糖尿病患者或注定与“汗”结缘
汗腺分泌异常属于常见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50%的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出汗障碍,而在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伴有出汗障碍的比例高达83%-94%。
究其原因,交感神经节后无髓鞘的催汗轴索的变性导致双侧对称的四肢远端的无汗症状,造成皮肤变得干燥,容易裂开,甚至发生溃疡。而患者往往会感到下肢寒冷,上半身、颈、头部常代偿性多汗,尤其是运动后或在温暖环境中易出汗,而由于四肢无汗,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进食期间出现的糖尿病性味觉性出汗症,即进食时头颈等上身多汗,甚至大汗淋漓。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或令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危害不容小觑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可能被误诊为低血糖、焦虑症、胃轻瘫或其他疾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尴尬,除外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进而造成在情感、社交和职场方面的不良影响。
其中,因为症状相似可能被患者误认为是低血糖,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和其他糖尿病药物方面的依从性下降,造成血糖控制的进一步恶化。
防治应由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的防治应由以血糖控制、药物治疗和患者教育三个方面入手。
1.血糖控制
在糖尿病的多项慢性并发症中,虽然有众多的代谢性与血管性中间机制的参与,但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是高血糖症,这已经过DCCT的多中心研究证实。因此对于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患者的对因治疗,仍应该以稳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目标为主。
2.药物治疗
在无禁忌的前提下,使用普鲁本辛,15mg,tid可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此外局部使用止汗剂如水合氯化铝溶液常被用作一线治疗,二线治疗方案包括甘吡咯盐、奥昔布宁和肉*杆菌。
3.患者教育
医生对病因应予以解释,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强调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此外,此类患者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干燥症状,应提醒患者做好皮肤管理,如每天应仔细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出现伤口立即处理,保持衣着的舒适和卫生,洗澡后注意润肤,注意保湿与防晒等。
糖尿病细节管理尤其重要,有无“汗症”一问便知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疾病或终身相伴,并且随着病程延长,并发症发生风险逐步增加。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认识的加深,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越来越追求个体化和精细化。因此,临床医生除了对致死性并发症(心血管、肾脏、足部)应予以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