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晴是心灵的窗户,眼晴能够看到光明,能够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眼晴还能够传递信息,我们理应保护它才是。但随着寒假的到来,假期作业或看书等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多,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视屏时间过长,没有足够的阳光下户外活动等,就会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数据为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国学生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问何为近视
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之为近视。
问近视的分类有哪些?
低度近视:-0.50D~-3.00D。
中度近视:-3.25D~-5.75D。
高度近视:≤-6.00D(即度以上近视)。
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性?
1、近视带来的生活不便
近视度数越高,看远处越模糊,需要把物体湊近才能看清楚,所以近视患者需要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这些光学矫正工具本身就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比如镜片起雾、不美观等。此外,配戴眼镜后还会给视觉质量带来影响,其中框架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只是中低度近视,可能只是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但高度近视还会带来很多眼健康的问题。
2、高度近视的风险和并发症
高度近视者如果还同时伴有*斑、视神经和周边视网膜的退行性病变的就称为病理性近视,而后者发生诸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斑变性、*斑劈裂、青光眼等不可逆的致盲性并发症的风险会大幅提高。
研究认为,近视度就开始有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近视度数越高,风险呈指数性快速增加。比如度的近视发生*斑病变的风险比度近视者高4倍,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比度近视者高3倍。
3、近视可控不可治
目前市场上的确还有一些机构称可以“降低近视度数、治近视”等,其实都是没有科学证据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6部门联合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中,特别明确强调“儿童青少年近视后,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和“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现在不是可以做近视手术吗,那就可以治愈近视了吗?这个理解也是错误的,屈光手术是对近视做“矫正”而不是“治愈”,矫正就如同戴眼镜一样不能改变近视眼的本质,不会减少近视眼风险。所以近视眼的屈光手术和眼镱一样也是一种矫正形式。比如做角膜光手术就是把角膜切削为隐形眼镜的形状,相当于随时戴着用自己的角膜做的隐形眼镜。还可以把框架眼镜缩小,放到眼晴里去,那就相当于随时戴着眼镜,就是晶体植入手术。角膜塑形就是通过配戴角膜塑形镜,把角膜变成隐形眼镜的形状,也相当于随时戴着用自己角膜做的隐形眼镜,所以视力提高了。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矫正,而不是治愈近视。近视一旦发生就永远都存在,无法被治愈。
因此即使做了屈光手术以后,眼球的屈光度变化了,但是眼底的改变始终存在,还是一个近视眼的眼底状态,还是会有相关的并发症出现,造成视力损害。这提示做过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虽然不需要戴眼镜了,但是仍要定期检査,避免剧烈活动和外来的碰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相关并发症。医生也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