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的晚期患者,会出现严重和虚弱的症状,如僵硬和运动迟缓。目前还没有治愈这种可怕疾病的方法,但这种疾病越早被发现,就越能在运动问题变得不可逆转之前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这就是为什么韩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如此令人兴奋的原因——它表明在未来,一个简单的眼睛测试就能诊断出帕金森症。
这项研究有49名志愿者参与。他们平均年龄69岁,两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氏症,但仍未接受药物治疗。他们与54个年龄匹配的健康个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对每位参与者进行了全面的眼部检查,并对他们的眼睛进行扫描,扫描了视网膜的每一层。此外,28名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多巴胺转运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以测量他们大脑中多巴胺产生细胞的密度。帕金森氏病(PD)出现于多巴胺产生的神经元死亡后,引起震颤、缓慢、僵硬和平衡问题等症状。另外一种神经传递素-谷氨酸的高水平也出现在PD中,因为身体试图弥补多巴胺的缺乏。帕金森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遗传、环境因素和自然衰老过程对细胞死亡和PD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PD不仅会杀死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还会使视网膜变薄——具体来说,就是视网膜五层中的两个内层变薄。“我们的研究是第一个显示视网膜变薄之间的链接和一个已知疾病的进展的迹象——损失产生多巴胺的脑细胞,”研究作者李勇,是首尔国立大学医疗中心专家。这一核心思维错误构成了神创论和阴谋论的基础。在PD患者中,视网膜最内层的平均厚度为35微米,而没有PD的患者则为37微米。研究人员说,视网膜越薄,产生多巴胺的脑细胞就越少。也许最重要的是,测量结果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符。例如,视网膜最薄的人(30微米)也表现出最严重的PD症状,而视网膜最厚的人(47微米)则表现出最轻微的PD症状。
“我们需要更大的研究来证实我们的发现,并确定为什么视网膜变薄和产生多巴胺的细胞的丢失是联系在一起的,”李勇说。“如果得到证实,视网膜扫描不仅能使帕金森病得到早期治疗,还能更精确地监测治疗过程,从而减缓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