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毛易媛通讯员巩晶)9月是“第5个国家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呵护孩子的双眼,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光是家长们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重要使命。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监测显示: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近10%的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且占比随着年级的增高不断增长,其中,幼儿园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17.6%。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超过度(即SE≤-6.50D)或眼轴超过26.5mm的近视。普通近视和高度近视,特别是病理性近视与普通近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高度近视不只是配镜或者是做近视手术的问题,它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高度近视可以合并很多很多的并发症,其中就包括但不限于青光眼,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如患有高度近视就更需要引起重视,往往需要多个亚专科的眼科专家的联合诊疗。
而青少年型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由前房角发育不良引起。但青光眼的症状往往出现较晚,在早期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在患有青光眼时却浑然不知。所以,医院进行专业的眼部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据悉,青少年型青光眼的误诊及漏诊率高达43.4%,往往被误诊为近视眼。青光眼与近视眼常常协同发展,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而近视对青光眼的损害特别易感,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对于高度近视眼的患者,爱尔眼科湖北省区副总院长、医院院长周和政教授提醒: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是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高度近视以及短期内近视度数进行性加深的人,更应该警惕青光眼的发生,尤其对近视度数呈进行性增长(近视一年增长50度以上)的青少年,也应考虑青光眼的可能性,尽早进行青光眼排查。
今年6月以来,医院高度近视多学科名医联合门诊发布,汇聚了爱尔眼科湖北省的优质医疗资源,首次建立了屈光、眼底、青光眼、白内障、角膜、小儿眼科等名医多学科会诊机制,为高度近视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诊疗服务,进一步提高高度近视的诊疗水平,有效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症导致失明的风险。在此,给广大市民朋友们分享一个案例:
6岁小女孩视力呈持续性下降祸起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
6岁的小女孩欣欣(化名)在小的时候就有双眼屈光不正,家人发现她看远处会习惯性地眯眼。虽然欣欣这几年一直在坚持佩戴近视眼镜,但是从去年开始却被发现视力持续性下降,近视度数增长较快,即便是戴上了近视眼镜矫正后的视力也不太理想。医院就诊发现,欣欣的双眼眼压高,最高达25mmHg(正常眼压范围10~21mmHg),同时发现眼球长度明显增长,右眼26.6mm,左眼25.3mm(正常成人约为23-24mm)。
为了寻求进一步的诊治,欣欣一家得知医院开设有高度近视eMDT,欣欣的妈妈便带她来到医院进行就诊。在进行了相关眼部检查后,结果显示小女孩双眼眼压偏高,眼底出现病变,综合验光显示双眼高度近视、屈光参差,且矫正视力不佳。这显然已经不是欣欣一家所以为的“普通”近视,可以用近视眼镜矫正得了。考虑到欣欣病情复杂,周和政教授为欣欣发起高度近视eMDT名医会诊,特邀眼底专科、小儿眼科等多位知名教授为欣欣进行联合会诊。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随访后,高度近视eMDT会诊组名医一致认为欣欣的高眼压症状基本符合儿童青光眼的诊断。周和政教授建议先行药物治疗控制眼压,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伤。
由于考虑到欣欣的年龄尚小,以及双眼高度近视及弱视的情况,周院长和会诊名医共同提出,“在控制眼压药物的合理使用下,必须控制近视度数的继续增长,建议除了继续佩戴角膜塑形镜外,还需进行3D、4D的视功能训练,以此提升孩子的矫正视力。”
令人庆幸的是,在专家们的协作治疗和欣欣一家的共同努力下,近一年内欣欣的近视度数没有继续增长且眼压、眼轴保持稳定,矫正视力也由最初的0.4/0.7,逐渐提升到了现在的0.8/1.0。
在此,周和政教授强调,儿童青光眼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仅眼压升高,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同时,儿童高眼压症状的发生概率高,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且眼压测量配合性差,所以在临床上对于儿童青光眼的诊断难度较大,需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