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各种电子产品不离身,尤其是手机,经常看手机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容易引起眼疲劳,也会导致各种眼部疾病。病情较轻时会造成视力轻微下降,病情严重则有可能会致盲,需要积极预防。
致盲性疾病主要有3种,要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
1、白内障
白内障会导致眼睛晶状体混浊,进而造成视力下降,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年龄较大的人患上白内障的可能性更大,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会逐渐老化混浊。
预防方法:要预防白内障,平时需做好防晒,尽量少去阳光强烈的地方,去的时候应当佩戴墨镜或者宽檐帽,减少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刺激,可起到预防白内障的作用。日常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为眼睛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避免营养不良造成眼睛过快老化。
2、近视
近视的发病率很高,会导致视力下降,如发生高度近视,极有可能会引起视网膜脱落或者黄斑变性,严重时则有可能会致盲。
预防方法:需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在走路或坐车时看书,少看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用眼。一般来说,用眼30分钟后需要远眺5~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还要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应低于8个小时,睡眠状况良好,眼睛血液循环以及营养状况都会改善。
3、角膜病
角膜是屈光间质,光线进入眼睛,要在视网膜上成像,必须要通过角膜。不过角膜的防御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引发炎症,患上各种角膜病,比如感染性角膜炎、角膜软化症等,这些疾病都会对角膜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影响视力,情况严重时则会失明。
预防方法: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直接用脏手接触眼睛,减少角膜感染的几率。出差或外出旅行时应自带个人物品,避免使用公共用品。
致盲性眼病危害大,正确治疗是关键
除了上述疾病之外,患有青光眼也可能会导致眼睛失明,这些疾病带来的危害都非常大,需要针对具体病情进行规范治疗。比如患有白内障,需进行手术治疗,一般是更换人工晶状体。若已经出现失明现象,眼睛受到的损伤会进一步加大,容易继发肿瘤。为避免肿瘤扩散或转移,可能需要摘除眼球。眼球摘除后眼眶凹陷,外在美观大受影响,为改善症状,一般建议安装义眼。安装义眼能有效改善眼睛外观,弥补眼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