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01/4300466.html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表现,如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近期Medicine杂志上报道了一例SLE累及视网膜的病例。
病例介绍
患者主诉右眼视力模糊就诊,视力降至20/20。眼底检查:视盘正常,见棉絮斑,后极部水肿,左眼正常。
眼底荧光造影(FA)显示眼底血管通透性异常,血管水肿,中间动脉分支闭塞,无色素改变。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oct)显示,神经视网膜脱离*斑和视网膜水肿,神经纤维层(图1)。
图1.右眼神经视网膜脱离*斑和视网膜水肿
入院期间,患者左眼也逐渐恶化,表现出与右眼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右眼视野检查显示中央区视野缺损与盲点区。
入院两天后,患者关节压痛,晨僵10~15min,间歇性发热,最高37.4°C,眼睛症状迅速恶化,接下来72h左眼视力50cm手指计数降至8/20,入风湿科进一步检查:呼吸率、血压、心率,骨骼肌检查正常,面部和背部出现皮疹,脱发。
实验室检查:血细胞计数正常,肝酶、电解质和尿液检查,抗核抗体ANA(免疫荧光测定1:),抗双链DNA抗体(ELISA)48μg/ml(正常<25μg/ml),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64IU/ml,抗β2糖蛋白I抗体12.1U/ml(正常<10U/ml),C4水平降低,抗Sm抗体、抗渗透、抗L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抗蛋白酶3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和冷球蛋白均为阴性。
狼疮带试验表明,IgM沿真皮表皮交界处沉积均匀。胸部X线未见异常。头部磁共振成像无特异发现,巨细胞病*(CMV)IgG和EBV病*IgG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为了减少疾病活动性、防止视力丧失进行免疫治疗,强的松冲击,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mg/(kg.d),5天,随后改为维持治疗],环磷酰胺每15天1g,硫唑嘌呤2×50mg/d,外加肝素治疗。
两个月后随访时,眼底检查显示缺血性*斑,血管通透性增加,双眼后极部残留出血(图2和3),视网膜动脉通透性有改善的趋势。患者视力2m处检查为20/20。
年2月随访时,右眼球后极视网膜渗出物大量减少。棉絮斑、双眼血管炎性改变改善,出血区减少。
图2.多棉絮斑、出血、后极部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图3.右眼(左侧)缺血性*斑病变,血管通透性增加;左眼(右图)缺血性*斑病变
讨论
SLE合并视网膜血管炎发病率约为7%,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失明致残,有研究认为,其病理机制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通过免疫反应造成血管炎症、闭塞。
病变初期患者视力轻度下降,视网膜水肿,孤立或散在的棉绒斑,周边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小片状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出血。
随着病情进展,视网膜棉绒斑逐渐吸收,眼底以血管炎性反应为主,表现为血管粗细不均,视网膜出血,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血管炎性阻塞,大部分患者出现视神经受累,严重者可出现大面积视网膜下出血。
病情进展到后期,视网膜大片血管闭塞呈白线状,视神经萎缩苍白,视功能严重受损。
结论
SLE视网膜血管炎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反映,与疾病重度活动及高水平的ANA有关,临床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