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劈裂(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将AR显示器嵌入身体,MojoVisio [复制链接]

1#

一位特工接到追捕人物迅速来到目标地点,他不慌不忙地朝着大街上的行人环顾一周,然后每个人头顶上便自动显示出相应的个人信息,其中一位大叔头上闪烁通缉令星标警报,这位特工轻松抓捕目标罪犯,电影《碟中谍》银幕中的一幕如今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8月24日,AR初创企业MojoVision又双叒叕展示了他们团队在AR隐形眼镜上的最新进展。据介绍,目前MojoVision的研究人员已经将微型AR显示器嵌入隐形眼镜中,可以为佩戴者增加叠加在现实世界中的数字信息层。

MojoLens(AR隐形眼镜名称)的核心是一个不到半毫米宽的六边形显示器,其每个像素(只能显示绿色)的直径仅有红细胞宽度的四分之一。这个"微型投影仪"同时还兼具放大系统的功能,通过光学方式投放图像,使其分布在视网膜的更大范围内。

据悉,这个AR隐形眼镜内装有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捕捉外部世界的相机、用于处理图像的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显示器、与手机等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无线通信模块、一款可捕捉用户眼球运动轨迹的运动跟踪器,以及可像智能手表一样能进行无线充电的供电电池。

AR隐形眼镜MojoLens的结构图

其实MojoVision首席技术官迈克·维默(MikeWiemer)在此前的HotChips处理器大会上就有透露,Mojo今年会推出一款电池续航时间为一小时的新原型机,如今看来其研发步骤都是按部就班的可靠,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MojoVision与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巨头一样,其原型机距可用、能用、好用仍有一段距离。

01

隐形眼镜是否是AR的最佳载体

走向数字虚拟世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从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真实世界到互联网出现后的网络世界,再到未来虚拟与现实相互交融的生活,在此前《跟传统办公室说拜拜?Facebook跨出元宇宙第一步》一文中就有提到,AR与VR是走向这种生活(元宇宙)的第一入口。

正因如此,人类对VR/AR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攻势。AR与VR就像是一对双胞胎,两者的起源均可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也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年三个黄金时期,只不过这对双胞胎在沉浸感方面有所差异,VR追求的是沉浸在虚拟世界,AR想做的是增强现实世界的沉浸感,目前两者均处于爆发期的前夜。

既然AR是增强现实,是目的是增强现实生活的沉浸感,那么便携性便是其第一要务。最早的AR设备是半个世纪之前MortonHeilig所发明的SensoramaStimulator,其同时使用了图像、声音、香味和震动,能让人沉浸于虚拟摩托车上的骑行体验,感受声响、风吹、震动和布鲁克林马路的味道,但它有足足24英寸大,这种尺寸决定它注定只能一辈子呆在实验室。

早期的VR与AR设备

让人们看到AR希望的是美国洛杉矶一家名为Daqri的初创企业,其在年推出了一款由安卓系统驱动的AR智能头盔,此时AR设备几乎清一色的做到了摩托车大小,便携性已经大幅提升。不过科技公司就像是一个渣男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很快微软便发布了Hololens,而谷歌也推出了Glass,这些产品可以帮助运动员在不检查其他设备的情况下查看他们骑自行车的距离或心跳的速度,小巧便捷的AR眼镜成为目前AR的最佳载体。

不过直接将AR能力嵌入人的眼球显然更便捷,想念于此谷歌的兄弟公司Verily便有了制造可以监测血糖水平的AR隐形眼镜的想法,在这期间其展示过多款原型机,并且对外公布过多个隐形眼镜相机专利,但自始至终都未发布任何一款商业化产品(该项目已被放弃)。

MoorInsightsStrategy分析师AnshelSag表示:“尽管不显眼的隐形眼镜比笨重的AR头显要好,但要将这些东西做得足够小,以被消费者接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社会接受度将很难被克服,因为它对不知情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见的。”

02

眼睛上的智能终端

在此前MojoVision的原型机展示中,工作人员拿上一个手持的原型AR隐形眼镜分给媒体记者体验,体验者表示在凑近后(眼镜戴上体验会更好),能够看到绿色的时间、体育比赛分数、天气、健康数据(心跳等)、短信等文字信息,还能看到演讲稿(不需要提词器了)。而另一个原型机的功能更丰富,体验者凑近后可以看到眼前有一个发光的绿圈,当你看向绿圈外的余光区域时,可以调出通知、天气、日程、信息、警报、待办事项或导航信息,接着只需要通过注视来进行选择,MojoLens俨然有了一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样子了。

手持MojoLens的体验者

那么MojoVision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MojoLens有一块高像素密度微型动态显示屏(ppiMicroLED),MojoVision将这个不到半毫米大小的微型显示屏放置在人眼瞳孔的位置,通过视网膜投影技术将光线集中投射在视网膜上的中央凹部位(视网膜上分辨率最高的区域),不过要看清楚其显示的内容还需要显微镜或者直接戴在眼睛上。

显微镜下的MojoLens屏幕

不过MojoLens能够运行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其眼动追踪技术(借鉴了智能手机中的加速计与陀螺仪技术),可监控用户眼睛的运动并相应地调整图像。如果没有眼动追踪,MojoLens会显示固定在您视野中心的静态图像。例如,如果你眼球转动不停地调整视线,那么其显示的内容也会跟随用户的眼睛而移动,以保持最佳的视觉聚焦。

AR要增强现实就必须先获取现实世界的相关信息,MojoLens在小小的空间中配备了一个微型的CMOS,可以用于观察眼球与获取外部世界信息。当然获取到这些信息后,MojoLens还需要处理这些信息,以便调动这个小小的智能终端设备及时反馈相应的显示内容,而这背后就需调用内置的微型单核ARM处理器与5GHzWiFi连接的无线电传感器,其中微型单核ARM处理器负责本机简单任务处理,而处理和控制图像并提供用户界面等复杂计算任务则通过无线电传感器交给智能手机(可将其看成中继器)处理。

除此之外,由于佩戴普通隐形眼镜超过8小时所有,就会导致角膜缺氧,MojoLens内置了微型传感和计算设备,氧气传输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从而损伤神经损伤和角膜干细胞,因此MojoLens还配备了自研的充氧系统。

不过MojoVision距离一款商用的可穿戴设备仍有很远的距离。其一,MojoLens产品本身技术仍然不过关,例如续航较短,仅有一个小时,再比如缺乏可玩性,支持它的软件生态还是一片空白;其二,健康问题,虽然目前MojoVision已经通过病理测试,并且还获得人体试验机构委员会许可,但其医疗设备的属性仍然要求它走向临时试验。

不过MojoVision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毕竟其年初打算在今年底开放首个入眼demo(支持多色彩显示)的计划几乎快实现了。同时Sinclair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可视化、流动性、随时随地可使用,接下来几年我们将会投入大量精力在软件开发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